新华网天津5月11日电(记者朱团结)上世纪50年代末,天津一位年轻电车乘务员背着一位老妇人下车的情形被拍摄下来。前不久,这张老照片无意中被老妇人的子女发现。在报社的帮助下,老妇人的子女终于找到了这位好心人,可是当年的这位年青小伙如今已是古稀老人了。 今年4月中旬,卢德才老人在看《今晚报》“天津公交走过一百年”的报道时,意外发现了一幅一个小伙子背着一位老妇人下公交车的照片。老人凭直觉一眼就看出了照片上的老妇人就是他的母亲。他叫来家人,拿出老母亲的照片仔细对照,最后得到确认。卢德才介绍说,他的母亲叫李瑞云,在8年前过世,时年95岁。当时应该是在20世纪50年代。那时他家住在大直沽后台。当年50多岁的母亲李瑞云经常坐公交车到南市、北大关的估衣街、芦庄子和老龙头车站等地去。卢德才清楚地记得,有一天母亲回家后就跟家里人不停唠叨说今天有一个小伙子背着她下了车,一个劲地称赞这个小伙心眼好,但遗憾的是没有说出地点和小伙的名字。 当年的那个好心的小伙究竟在哪里呢?为此,卢德才老人委托今晚报社希望能找到当年的那位好心小伙或者是他的家人,延续这段不了情。就在多方寻找未果,感到无望的时候,一位天津市民提供了重要线索,当年的热心小伙终于被找到。 当年的热心小伙叫李赓顺,如今已是73岁的老人。记者来到南开区其住所找到李赓顺的时候,老人感到很惊讶。 老人说,当时正值大跃进时期,他在电车公司当司机。当时公司掀起为乘客服务热潮。有很多乘客都是从旧社会走过来的缠足老人。这些老人走路很不方便,加上有轨电车车阶很高,电车售票员经常搀扶、背老人上下车。当时李赓顺所在的电车属于蓝牌,是从北大关开往北站的,途经北马路、劝业场、娘娘庙、东站、小树林等地。当时,一辆电车分为机车和拖车两部分,一个司机专门负责开车,三名售票员除去售票外,更多的还承担了帮助乘客上下车、倒水的任务。 谈到自己背李瑞云老人下车的事,李赓顺老人回忆说,那是在1958年的五六月份,是个有些阴天的日子。电车好像在娘娘庙停车,正在招呼大家下车的李赓顺发现车上有一小脚老妇人走路比较困难,于是就上前说要背老人下车。老人听后有些不好意思麻烦他,但热心的李赓顺不但背老人下了车,而且一直将老人背到马路对面。令李赓顺意外的是这一幕他也不知道会被拍成照片,更令他吃惊的是几十年后这张照片会被刊登出来。 在生产一线下放了近一年后,李赓顺回到电车公司工会做起了文教干事。没过多久,他又被调到天津客车厂,直到退休。 岁月如梭,当年的热心小伙如今已变成七旬老人,但不变的是李赓顺那热情的心。退休之后,只要左邻右舍、同事有事相求,李赓顺总是热心相助。(完)(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