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报讯前晚凌晨,一名失恋男青年在夫子庙一家所谓的“失恋歌厅”喝完酒后立即回家自杀。家人发现后,急忙将他送往医院急救后才保住了一条性命。男青年告诉家人,他本不想死,是歌厅DJ反复播放的悲伤歌曲刺激他产生死意的。为此,家人和歌厅闹得不可开交。
昨天上午9时,记者接到报料后在南京市第一医院见到了刚刚被抢救过来的余某。据余某称,他今年19岁,中专毕业后一直便在家待业。今年10月,余某读中专时的女友提出了分手,伤心之下便整日消沉。前晚9时,余某的几个朋友想哄他开心,于是来到夫子庙附近一家被青年人称为“失恋歌厅”的“红尘歌舞厅”喝酒。此时,歌厅DJ开始反复播放一些哀伤的曲子,有钢琴曲、有二胡曲,也有港台歌曲,听得余某当场流下了眼泪。次日凌晨2时,一曲《EV鄄ERYTHINGIDO》之后,余某提着酒瓶出了歌厅,歪歪倒倒地从大街上走回了家。回到家后,余某找来一整瓶安眠药吞了下去。
上午7时,余某的父母发现儿子昏睡不醒,枕头边还有一个空安眠药瓶子。于是急忙将他送往医院抢救,经洗胃治疗,余某脱离了生命危险。苏醒后的余某说他已经忘记失恋决定重新振作起来,根本不想死,但是歌厅总是播放那种极其悲伤的音乐,刺激他走上自杀路。余某的家人立即冲到歌厅要找负责人讨说法,认为是歌厅的靡靡之音使儿子差点丧命,歌厅对此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一名染着黄发的小青年自称是歌厅的张经理,他认为歌厅在此事上没有任何责任,余某家人完全是无理取闹。
目前,余家人已准备通过法律途径来解决这个问题。南京维之权律师事务所张之扬律师个人认为,虽然歌厅播放的悲乐刺激了遭受失恋痛苦的余某,但是就算余某真的死了,歌厅也是没有责任的。而江苏省预防自杀心理研究会的心理学家、前南京大学心理学教授周博士认为,进行曲催人奋进,靡靡之乐使人颓废。可见音乐是能够对人产生巨大的心理作用的,靡靡之音对本来就已经万分悲伤的人来说,可能是一种“毒药”。